金秋十月,卫浴之都--佛山再次成为行业焦点。
10月25日,“屹稳・发展・一能三新”2025民族卫浴发展峰会在佛山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及500余位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AI赋能、智能智造、康养、出海与存量焕新等议题,共同探讨民族卫浴在结构性调整背景下的破局与新生。

▲“屹稳・发展・一能三新”2025民族卫浴发展峰会
本次峰会吸引了箭牌家居、九牧厨卫、恒洁卫浴、惠达卫浴、ROCA乐家、浪鲸卫浴、华艺卫浴、法恩莎卫浴、东鹏整装卫浴、安华卫浴、鹰卫浴、帝王洁具、金牌卫浴等多家头部品牌参加。
会议设置“新时代·新格局·新卫浴”“存量破局”“全球布局”三大篇章,从内需提振到国际竞争,从产业链协同到渠道变革,试图为卫浴行业的“拐点”提供一幅更清晰的思考框架。
作为民族卫浴发展峰会组委会代表,佛山市卫浴洁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卫浴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指出,2025年行业整体或将出现15%至20%左右的下滑,但他强调,困难中也孕育机遇,行业需要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市场格局。

▲佛山市卫浴洁具行业协会秘书长
刘文贵指出,行业应积极开拓“存量市场”和海外市场:一方面挖掘国内卫浴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出海拓展国际渠道,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在谈及行业前景时,刘文贵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表达信心。他最后表示,东风已起,民族卫浴应在合作与创新中迎接新机遇。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在会上表示,2025民族卫浴发展峰会的召开恰逢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他指出,我国住房建设正从“重数量”向“重品质”转变,高品质住宅、整装卫浴、一体化设计和快速安装将成为新的行业热点。伴随城市更新行动的推进,整装卫浴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服务模式的创新,将成为卫浴行业未来的重要增长引擎。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
秦占学表示,我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社区适老化改造已成为民生必需,预计未来五年有上亿户家庭需要改造卫浴空间,这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他强调,卫浴产品的设计要真正贴近老年群体的安全、便捷与舒适需求,推动卫浴空间从简单功能走向人性化、系统化。
在谈及行业未来时,秦占学指出,卫浴市场正从新建商品房转向存量房更新,从单一产品销售向整体空间解决方案延伸,孕育着广阔的“蓝海”机会。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执委副会长兼陶瓷卫浴经销商专委会主席李作奇在2025民族卫浴发展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聚焦存量房、聚焦城市焕新、构建厂商命运共同体新生态”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当前卫浴行业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但市场潜力依然巨大。随着“存量房、城市焕新、二次装修”成为主体市场,卫浴企业应转变传统思维,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深耕,积极拥抱城市更新带来的新机遇。同时,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出海”与全球竞争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执委副会长兼陶瓷卫浴经销商专委会主席李作奇
李作奇表示,当下企业不应只关注销量的增长,而应关注“有质量的增长”和“有利润的增长”。“销量重要,但利润更重要。”他指出,过去企业过度追求规模和增长率,忽视了盈利能力与品牌价值的提升,这种模式难以持续。未来企业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为经销商提供更具价值比的产品,为消费者带来“眼前一亮”的体验。他强调,厂商关系不应是博弈关系,而应是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只有构建良性的合作生态,才能实现全产业链的共同成长。
在谈到行业心态与方向时,李作奇呼吁企业家保持积极、理性的态度。他认为,面对行业调整期,最重要的是保持信心,关注盈利能力和持续生存力。“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他寄语行业同仁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科创破卷、团结一致向钱看”,以创新和协作破解困局,共同推动民族卫浴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新阶段迈进。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专职副理事长金立新
峰会现场,《2025中国卫浴行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这份涵盖行业发展、用户洞察、全球产业、电商趋势、产业链分析等八大篇章的报告,以详实数据勾勒出卫浴行业由“高增速”转向“深结构”的发展脉络。白皮书指出,卫浴行业正经历一次“出清期”——这既是痛点,也是重塑起点。


▲《2025中国卫浴行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
在“叩问增长·问道未来”主题论坛上,与箭牌家居集团副总经理卢金辉,佛山商道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龙建刚,帝王洁具执行副总裁李国斌,鹰卫浴总经理龙治宇,定峰汇创始人杨峰,恒洁集团品牌总监元永义,中山市政协委员、古镇灯饰传媒董事长曹利晖等嘉宾共同探讨行业的增长问题。本场论坛由金牌卫浴总经理李肖肖主持。

▲“叩问增长·问道未来”主题论坛

▲海尔智家三翼鸟智慧家庭研究院院长居同岭
观点交锋之间,呈现出一个清晰共识:卫浴行业已进入理性增长的新周期,唯有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升级与国际化布局,方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稳中求进。
放眼全局,这场峰会的意义,早已超出行业内部的自我鼓励。它揭示了一个事实——当市场红利退潮,产业的竞争,终将回到思维方式与组织能力的较量。
中国卫浴从“扩张逻辑”走向“质量逻辑”,正在经历一场不喧哗的革命。或许,如嘉宾们所共识的那样,未来的行业赢家,不是跑得最快的那一个,而是最能穿越周期、保持韧性的那一个。
手机版
| 行业热点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