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整体卫浴浪潮下,中小卫浴品牌该如何生存?

整体卫浴浪潮下,中小卫浴品牌该如何生存?

来源:卫浴圈子    作者:佚名    人气:667    发布时间:2020-11-04    

  自2016年整体卫浴的兴起,卫浴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时间,各大小品牌无论实力如何,纷纷打出了整体卫浴概念。

  整体卫浴的掀起,其根本在于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家卫浴品牌店就能完成浴室所有用品的购买,既节省了消费者的选购时间,价格也相对便宜,售后服务也从一对多品牌变成一对一,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整体卫浴解决用户体验和效率方面的行业痛点,满足消费者“一站式服务”的家装需求,又让企业提高了流量利用率,无疑是双赢的举措。

  市场的需求推着行业的变革,经过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大品牌已完成了整体卫浴的产业结构变化,并牢牢地占领了市场。然而,并非所有品牌都能抗得住整体卫浴这张大旗,加之今年疫情的影响,前2年还在大喊整体卫浴的中小卫浴品牌,如今生存之路却越走越尴尬。

  贴牌生产是风险

  中小品牌,由于本身生产线开发实力不够,只能外借小工厂贴牌之力,才能支撑得起全线卫浴品类的生产。贴牌生产,需要提前支付货款,并且存在起订量的问题,经销商还没拿货卖货,品牌方必须预先支付这笔费用,库存积压,资金周转是一个很大风险。

  加上今年疫情原因,年前选定的款式预备推向市场,却发现小工厂倒闭了,临时找不到代工产家,推新滞后,错失最佳上市时机。

  战线过长,顾此失彼

  中小品牌为了撑起整体卫浴的产品品类,开发了多条产品生产线,由于专业度不够,自身没有专业过硬的QC,导致产品质量差强人意,即使产品卖出去,售后问题一堆,消费者投诉增多,导致经销商、店员失去信心,不再推荐,结果连带其它品类的产品的销售也急剧下降。

  产品品类战线过长,中小卫浴品牌的核心丢失,连品牌方的销售员都分不清自己品牌的核心产品在哪,经销商更乱了阵脚。一盘散沙,结局注定不会好看。

  知名度不够,消费者不买单

  外来国际大小品牌的市场冲击,瓜分了一部分市场,国内大牌凭着上市投资者的融资,央视、高铁、户外大牌、新媒体投放等等,海陆空广告全面铺开,品牌形象的渗透力,中小卫浴品牌望尘莫及。没有知名度的品牌,尽管产品质量过硬,消费者却不买单,经销商上样后,不拿货,品牌方库存积压严重。

  电商冲击

  今年疫情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悄然发生了变化,不能出门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了网上购买。年初一波直播网购的热潮,也是卫浴品牌应变市场变化做出的反应。每年6.18和双11的电商大促,令原本不大的市场份额又被分一杯羹,着实让本来就生存艰难的线下门店经销商更加不好过。这对于依靠经销加盟的中小品牌来讲,并非是好消息。

  国家精装房政策,竞标无缘

  自2016年起装配式建筑政策集中出台,整体卫浴正式进入快车道,国内已有的整体卫浴主要应用于B端客户,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经济型酒店、长租公寓、公租房和保障房等政策性保障房,到现在精装房均开始采用整体卫浴。中小品牌虽说也打着整体卫浴旗号,但面对知根知底的房地产采购,非原品牌核心产品线的产品品类根本入不了甲方的眼,竞标之前就被筛选出局,实在尴尬。

  面对市场的变化,不少中小品牌因不堪整体卫浴的沉重包袱,已经走到了急需变革的阶段。忍痛甩掉包袱,才能轻松上阵,专注品牌核心产品,做专做透,才是正道。

责任编辑:佚名